SmartM 电子商务X 人才培训X 专业猎才 社群平台

SmartM 周一至周五天天PO新文,提供您电商、网路营销大小事,以及优质Ecommerce课程。

SmartM 周一至周五天天PO新文,提供您电商、网路营销大小事,以及优质Ecommerce课程。

失败者联盟:别妄想成功可被不断复制

ALPHACAMP
2015-12-31 09:00:00
失败者联盟:别妄想成功可被不断复制

Color 是一款2011年红透半边天的相片分享 APP,凭着优秀的创始团队和颠覆性的独特 idea ,在产品实际上线前(pre-launch)阶段就获得了红衫资本、贝恩资本等顶尖 VC 投资4,100万美元,被众多媒体誉为划时代的革命性 APP。但 Color 上线不到两年就黯然关闭服务,被 Apple 以700万美元买下,对比初期的投资金额,投资人可说是惨赔收场,究竟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快来看看本期精彩的案例吧!

 color_labs

一、 Color 简介与历史

2011年3月,一款还没上线的 APP 获得巨额投资的消息迅速在科技圈传开,领衔的创投包括红衫资本、贝恩资本和硅谷银行,总规模达到4100万美金,这超越了2005年 YAHOO 收购 Flickr 的价格。红衫资本向来以精准的投资眼光而闻名,曾参与过 Google 和 YouTube 的早期融资,红衫资本对这个 APP 投入了2500万美金,打破其投资「产品未上线的新创企业」金额纪录,无数科技部落客、媒体都报导了这个消息,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这个 APP,就是本期个案的主角 Color。硅谷向来是个吹捧英雄的地方,Color 创办团队的背景,优秀到连最顶尖的创投都要捧着钱排队投资他们 — CEO Bill Nguyen 是音乐串流服务 Lala 的创办人,2009年把公司以8000万美元卖给了 Apple,另一位创办人 Peter Pham 是在线购物指南 BillShrink 的前 CEO,产品总监 DJ Patil 则是 Linkdin 前首席科学家,其他成员也都是已有实绩的优秀人才,对比一般没钱没资源的 startup ,Color 的团队简直就是全明星赛等级的,然而就是这种奠基于过去成功的过度自信,种下了 Color 未来失败的根本祸因。
5878795544_792b6d8fec_z
连续6次成功创业的 Bill Nguyen ,是 Color 的灵魂人物
(图片来源:Robert Scoble)

所以,Color 到底是什么一款怎么样的 APP ,能让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和顶尖创投趋之若鹜?Color 与一般照片分享 APP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采取了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动态社交系统」。 Color 不像 Instagram 有明确的朋友和追踪机制,使用者的社交圈会随着附近的人改变而动态变化,所有用户拍的照片都是公开的,附近有安装 Color 的人也都看得到。

Color 有一套独特的算法去计算你和周围「朋友」的接触频率,以此调整「社交关系」强弱并决定联系人排序,如果你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看到这个朋友,他与你的社交联系就会逐渐下降,最终他的照片也会从彩色褪色为黑白。

这种以地理位置为基础的的动态社交圈,让用户与周围的陌生人有了微妙的联系,用户透过分享照片的方式将自己与周围人结合在一起,同时藉由别人的相片扩张了自己的视角,用户可以透过 Color 做什么发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

分享照片很美好,但事实上 Color 的野心可不仅止于此,Bill Nguyen 在一次接受 Business Insider 访问时谈到:

「照片分享并不是我们的最想做的事,我们觉得照片分享很酷也很棒,但我们是一间数据探勘(Data Mining)的公司,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即兴即时社交网络』,推出 Color 这个抓取图片、影片和文字的 APP 恰恰只是我们的第一步。」

Color 怎么做到资料探勘?这个 APP 背后的技术含量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Color 有一套非常厉害的技术,让它不需要 GPS 或网络就可以判断用户之间的距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几乎利用了一台智能型手机上所有的传感器(Sensor)。当你透过 Color 拍下一张照片,Color 会去搜集声音强度、蓝芽讯号、环境亮度、手机讯号强度甚至拍照方向等信息,再利用算法去计算你与其他使用者的距离。

透过这个技术, Bill Nguyen 在访问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使用情境:想象一下你今天人在棒球场,当你把相机镜头对准三垒线,Color 会去计算三垒线的经纬度,然后透过这个信息把所有其他附近的 Color 用户拍的三垒线照片推荐给你,在这个使用情境下, Color 就像是一个超棒的变焦镜头。

这只是展示 Color 技术深度的其中一个例子,但不管 Color 多么威猛,它会出现在这篇文章就代表这个产品还是失败了。Color 推出产品后半年,因为用户数迟迟没有突破而转型(Pivot)成影片分享的 APP ,但状况并没有好转,包括 Peter Pham 和 DJ Patil 在内的创始高层陆续离开了 Color。在2012年10月,Apple 以700万美元收购 Color 的技术和团队,而 Color 本身则在同年年底关闭了服务,对比当时 Color 的远大志向和天价投资金额,这样的下场只能用凄惨两个字来形容。

二、 失败原因探讨

Color 的失败引起了非常广大的讨论与回响,成了硅谷创业圈「获得巨额融资但失败」的经典案例。虽然创始团队的人并没有公开自己的失败经验,但包括 Fast CompanyPandoDaily 等知名媒体都报导了 Color 失败的原因,就连 Quora 和中国的知乎都有网友讨论,有些讨论串质量很高,不乏创业圈巨头提出的观点,笔者筛选出几个比较具代表性的 Color 失败原因,整理如下:

(1) 没有在第一个上线版本做好用户体验

正所谓期待越高,失望越大。Color 的天价融资金额让大家对它抱有太高的期待,但 Color 在 Apple App Stoe 推出的第一个版本,UI 做得乱七八糟,一堆用户抱怨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 APP ,在初期甚至只有两颗星的评价(满分五星)。界面到底有多糟糕?读者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
main-qimg-cb0508b865d91379d3a93e14fd442a82

看到上面这张诡异的黑白图片,你会联想到什么?CSI 犯罪现场?密室逃脱?还有那个诡异的69符号是什么?右边那个 Wifi 图示又是干嘛的?为什么相机的快门长得跟 APP 的 Logo 这么像?

除了 UI 设计有问题,Color 的第一个版本也没有做好教育用户的工作,Color 不是一个人就玩的起来的 APP ,但这点在第一个版本并没有告知使用者,也没有让使用者知道这个 APP 是怎么运作的。很多人下载了 Color 后拍了几张照片,却发现上面空空如也,就直接删除 APP 了。

知名的科技部落客 Robert Scoble ,就公开的在部落格上抱怨第一次使用 Color 的差劲经验。他认为 Color 虽然在上线前已经在科技圈有了足够的知名度,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认识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科技宅)。Color 只在 App Store 的简介处讲了:「Don’t use Color along」,就预期使用者了解它的使用方法,似乎有点太嚣张了。Robert Scoble 指出,像 Color 这种颠覆使用者过往使用习惯的 APP ,最好学 Foursquare — 初期只在旧金山或纽约这种科技早期使用者(Early Adaptor)够多的城市发布,测试点子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更新产品,等到产品成熟后再往外发展。

Robert Scoble 后来还干脆访谈了 Color 的两位创办人Bill Nguyen 和 Peter Pham,他们坦承 Color 第一个版本的用户学习成本太高,人们还需要时间摸索自动生成的动态社交圈,且 UI 设计过于简洁(Peter 之前在 Apple 工作,他想承袭 Apple 简洁的风格但很显然失败了)。在下一个版本,他们会扩大 Color 的感应范围,让使用者之间更容易形成社交圈,重新设计 UI 并加上清楚的使用说明。

很不幸地,这样的修改并没有起作用。Color 在2011年3月推出第一个版本,但一直到同年6月,Color App Store 的星级评等一直都维持在2颗星,使用者也没如预期成长。由于笔者写这篇文章时,Color 早已从 App Store 下架,笔者无从得知这些使用者的评论,但可以预想的是,以 Color 的财力跟技术而言,做出一个「功能健全」的 APP 应该不是难事。使用者不买单,很可能与早期使用者留下的评语太差有关,照片类的 APP 是很壅挤的市场,如果有5星等的 APP 可以下载,没人会愿意尝试使用评价超差的 Color。

(2) 在没有实质产品前就募到太多游资

Pando Daily 的总编辑 Sarah Lacy 认为,Bill Nguyen 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让 Color 在没有推出产品之前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这种超豪华式的登场让 Color 背负了太多期待和压力,一旦犯错将很难回头(而偏偏他们上线的第一个版本又烂得可以…)。

Sarah 指出,Bill Nguyen 的两次成功创业经验都在 Web1.0 时代,在那个时代,A轮投资的金额相对重要,创业家需要在草创初期尽可能拿到最多的资源才能成功,Color 在这点上就做得淋漓尽致。但在 Web 2.0 的时代,Startup 成功的方程式已经完全改变了,正确的步骤应该是 — 募得「适当」的金额,做出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生存产品),推出产品后不断调整,如果发现行不通就 pivot 然后再试一次,这就是精实创业 (lean startup)的概念。

如果你对比 Color 同时期的另一个成功例子 Instagram ,你会发现他们的确就是这么干的,Instagram 在2010年3月获得了50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当时创办人 Kevin Systrom 甚至还没离开上一份工作。 Instagram 正式上线2个月内注册人数超过100万人,之后在 A 轮募得了700万美元,一直到2012年4月被 Facebook 以10亿美金收购为止,公司也不过才13个员工。

反观 Color 的发展历程,根本就是肥胖创业(fat startup)了。4100万美元的资金后盾让他们花钱毫不手软,他们高调地以35万美金买了 color.com 的域名,在硅谷中心地带 Palo Alto 租了超大办公室,里头有供员工睡觉的帐篷、爆米花机、舒适的造型沙发和纯手工打造的滑板坡道,初期员工就达到38位。这样的高规格,全部只为了一个从没有验证过商业价值的 idea ,简直太疯狂了。

(3) 高层不合 / 领导阶层有问题

Color 实际上线不到3个月,共同创办人 Peter Pham 和产品总监 DJ Patil 就离开了公司,没人知道他们离开的具体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Bill Nguyen 与董事会出现了很严重的摩擦,根据 Tech Crunch 的报导,在 Color 宣布关闭服务之前, 他已经没进办公室超过2个月了,CEO 的职权暂时被其他高层替代,一些重要的工程师也离开了公司,被问及此事,Bill Nguyen 告诉 Tech Crunch 的记者:

「我对此感到难过,当你成立了一间背负着太高期待的公司却没有作出实绩,一切都会变得很艰难。我完全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会在这种情况下离开公司。」

更糟的是,Bill Nguyen 在个人情绪的管理上似乎有些问题,在 Color 被 Apple 收购后不久,Color 的前员工 Adam Witherspoon 对 Bill Nguyen 提起了诉讼,指控他经常恐吓、骚扰和惩罚员工,而且经常暴力对待自己的儿子。在 Apple 收购 Color 之前,Bill Nguyen 甚至故意将 Adam Witherspoon 赶出公司,意图让他无法加盟苹果,且给了他最少的离职补偿。如此世间情般的剧情,实情究竟如何外人也是雾里看花。根据笔者查询到的资料,这场诉讼并没有继续打下去,最后两位当事人选择和解,Bill 付一笔钱给了 Adam ,全案就此了结。

(4) 野心太大,贪多嚼不烂

知乎上, 豆瓣网的创办人杨勃提出了自己对 Color 失败的见解,他认为 Color 的野心太大,同时在太多层面想要革新,造成了贪多嚼不烂的状况:

我认为Color的问题在于因为过度自信在太多层面同时想与众不同。以下来自于媒体和我的理解,只是猜测和举例:

1. 市场和公司层面想做Next Big Thing, 所以豪华式启动;
2. 产品层面想做全世界最大的用户移动数据收发挖掘器;
3. 功能层面想做第一个规模化的临时性移动社交网络;
4. 设计层面想颠覆现行的UI/UE习惯。

杨勃认为,要同时做到这4点实在太困难了 ,Color 的问题就出在没有专注在「核心」的创新层面,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确保能够做好某一层面的创新,再去颠覆其他东西,成功机率会高一些。

另外,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用户至少要在产品、功能、设计的其中一个层面上,找到熟悉的东西来理解一个新的产品,如果全部都不一样,使用者没有过去经验的参考,就不会有信心来弄懂这个东西。Color 在这3个层面都让用户摸不着头绪,无怪乎会失败了。

三、 结论

姑且不用成败论英雄,笔者非常欣赏 Color 试图改变人们社交型态的气魄,虽然硅谷科技圈对于 Bill Nguyen 这次的失败多以讽刺、嘲笑的方式看待,但在任何伟大的革新面前,一定都是由失败铺成的荆棘之路(想想国父革命的故事),不是吗?

成功无法复制,但失败可以避免,现在就让我们总结一下 Color 犯下的错误:

  • 因过去成功经验而过度自满,不尊重使用者体验,在第一个推出的版本犯下2个错误:
    • 意图改变使用者习惯和思维,却没有提供用户清楚的使用指南
    • UI 设计过于追求简洁,让使用者摸不着头绪
  • 在没有实质产品的情况下豪华式启动,让公司初期就被名声所累,任何负评都会被放大检视
  • 没有专注于核心的创新层面,想在多面向的创新一次到位,贪多嚼不烂

除了创业家可以从这个案例借镜,Color 的失败也改变了硅谷投资圈对产品未上线公司(pre-launch company)的看法,创投和天使投资人面对这样的公司时变得更加谨慎,不再轻易地用过去的成功豪赌未来的收益。

 

 

延伸阅读

失败者联盟:Uber模式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容易复制

原文出处

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 ALPHA CAMP

 

 
严禁抄袭,若欲转载,敬请注明出处「大大学院马来西亚」并附上原文连结。欢迎各大媒体交换文章连结。加入大大学院马来西亚粉丝团,更多讯息等你关注 https://www.facebook.com/DadaMasterMY
加入大大学院马来西亚
亲爱的读者们,欢迎加入SmartM电子商务网LINE@,关注最新的电子商务与网路行销情报,学习不间断,精采文章不漏接。请用手机点击「加入好友」连结,或是扫描QR Code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