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社群媒体对我们的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随着社群媒体的发展,文化也会跟着有所改变,当人类行为有所演变,品牌也应该改变社群媒体的策略。一成不变,坚持一个计画五到十年,可能会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篇文章里,笔者试着突破一些社群媒体的刻板印象。
当第一次被问到这个主题时,想到的第一个规定就是: 「不要随时随地的发表你正在吃的东西」。8年前,当Twitter开始受到欢迎时,并不流行张贴「我午餐吃了花椰菜」等食物类型的文章,因为在当时这种贴文是乏味又无聊的。
但时代变了,在Instagram、Twitter、Facebook上,我发现食物照大部分时间都是最吸引人的动态。平台里装的都是各种食物,甚至包含了它们的地点、影片以及部落格。跟传统说法相反,现代的人似乎很在意你的饮食。
当某个平台开始不流行了,就会被新平台取代,这就是时代的转变!在这个动态的环境下,每天都有许多平台正在发展、失败、被取代或继续演变,所以已经使用了一年多的社群媒体行销计划,不可能还完全符合当今现况。
社群行销要能适应现况,跟随社交平台的变化。你有多常重新评估目前的社群媒体行销计画、员工准则、管理工具呢?们建议季度的策略计画,其中包含评估现在的平台、工具、战术以及内容策略。
以前,品牌网站在搜寻结果只会有一笔资料,为了可以掌控剩下的搜寻结果,会建议拥有各种不同社群媒体的帐户。不过,时代已经改变了。Google在搜寻结果会显示品牌网站的不同页面,不必再为了追求网路声誉而建立许多社交平台的帐户。同时,使用者也变得更精明,并且对品牌有着更高的需求。所以,深入一个平台、制定目标、找到目标受众,才是最重要的。
有太多的文章和资讯图表教品牌「该张贴什么样子的贴文」、「在什么时间发布」、「如何与现有资源做连结」。虽然这些文章可以学习他人如何发文,但最重要的是要对贴文做分析、测试,千万不要为了发文而发文。贴文的内容必须跟观众有关,使其感兴趣。做评估时,要考量每天、每个星期的趋势(例如一天当中,在什么时段发布贴文会得到最多的「赞」?一星期当中,哪一天观众最活跃于社交平台?)。
除此之外,也要参考及借力于特别的活动与特定主题的新闻、潮流上。虽然发文量会增加,但扣紧时事会获得观众更高的参与度。一开始先遵循基本公式(如一天张贴一篇文章之理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别害怕摆脱公式。为了做到最好的成效,要记得经常评估和调整策略。
老实说,很少会有人时时刻刻地监视社交平台的帐户及动态。会这样做的人,应该不会太在乎在不同平台上看到同样的贴文。虽然所谓的「黄金比例」建议在不同平台上的贴文只能有20%的相识度,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公司都没有计画投入更多的预算,重新为每个社交平台撰写80%的独特内容。对于有名望的品牌,会建议以50%的相识度以及50%的独特内容为底线,然后再测试是否能够获得观众最热烈的参与度。
社群媒体是一个即时平台,其贴文的内容必须要真实不造假。在社群中,很少人会在乎公司法律、人力资源或IT部门所发布无聊的企业讯息。相对的,如果贴文需要公司法律部通过才能发布,就可能无法即时符合时事。虽然为了降低风险,遵循公司政策和程序是必然的,但是也要小心不要失去品牌的风格和贴文与时事的关系。观众想要的是真实的品牌、可以参与贴文的话题,而不是一些枯燥的企业讯息。
虽然评估社群媒体的投资报酬率会有些困难,但如果能够好好地管理社群媒体,将对品牌产生重大的影响,关键就在于观众的「参与度」。有「参与度」的观众,就很有可能变成消费者,有助于品牌增加营收。相反的,如果观众在社群媒体上有不愉快的经验,例如忽略或不处理留言,就很有可能会失去潜在客户。建议把社群媒体监测的工作分配给客服,他们会即时回应客户、赢得芳心,亲切的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打破以上迷信,冒一点险,就有机会在社群媒体上更成功。